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文学名著

夏目漱石创作
手机扫码浏览

心介绍

1.推荐理由

  《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


2.书籍介绍

  《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3.书籍目录

  先生

  “先生”带有利己主义者的形象,也带有忏悔者的形象。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可以划为两个阶段:1、利己主义发展的阶段,暴露的阶段;2、对利己主义产生的恶果进行反省的阶段,忏悔的阶段。先生上大学时借宿在某人家,房东是一对母女,在长期的生活中,先生和美丽的女儿产生了感情,发展成了爱情。但在对姑娘怀着热烈的爱情的同时,他又怀疑姑娘的母亲,甚至姑娘本人都是狡猾的阴谋家,在引诱自己上钩。因此,很迷惑,进退两难,因为他在家产的问题上受过叔叔的骗,此后,他认为别人都是靠不住的,平常是个好人,至少是个普通人,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变成坏人,所以不能再上当。此时他让自己的好朋友K搬来同住,想关怀K,在经济上援助K,同时又可凭着第三者的介入,使自己从困难的处境中解放出来。然而,K也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事情变得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先生的利己主义暴露出来了:1、起初,对K与姑娘的交往感到嫉妒。2、K主动跟先生谈起对姑娘的爱情,并征求先生的意见,先生“以谈恋爱没有上进心”打击K的要害,因其受宗教的影响,平素主张“为了道,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恋爱。3、先生抢在K的前面去求婚。在先生的利己表现和失去房东女儿的双重打击下,尤其是前者,使K选择了自杀的道路。4、发现K自杀的一瞬间,先生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救K,而是K自杀对自己的影响。

  我

  贯穿小说的“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不仅是先生长期受到心灵折——由利己主义的受害者到利己主义的加害者再到利己主义的受害者的心理演变过程从忏悔走向自绝之路的见证人而且也是日本社会由明治过渡到大正时代的历史见证人。作者通过塑造“我”这样一个不谙世事、年轻、单纯、正直求知的人物目的不仅在于情节上起穿针引线作用更重要的是让他从先生那毫不粉饰的心灵独白中获取活生生的教训摈弃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封闭以新生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迎接新时代的曙光。“我”是作品中惟一代表着日本的未来和希望的人物。从内容上来看前两部是小说的引子、故事情节的铺叙后一部是小说的高潮。作者通过先生的遗书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个人利己主义是无法克服的社会痼疾鞭挞了利己者害人害己的实质性突出反映了明治时代没落的封建意识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以及处于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的“憎人厌世”的悲观情结。  

  K

  K的出现,将原本的平衡打破了。真宗和尚之次子K被送到医生家当养子,K在上大学时没有听从养父的安排从医学专业转至宗教学,从而与养父家也断了关系。“先生”这样描述K:“出生于寺院的他经常使用精进一词。 在“我“眼里,他的所有举动行为均 以用精进来形容。我在内心常对K怀有敬畏之感。”叹的信条是“为了道,一切皆可牺牲”,而且K习惯于将精神与 肉体分离,嘴边常挂着“不求上进的人是傻子”。同时也反映出旧道德对于人心的束缚和与时代的不合 。K虽是道德的化身,但不是国家主义的,是个人的,这一点,从他不愿服从养父的安排就能看出。但毕竟K还是没有真正渗透“道路”,这样陷人矛盾的挣扎里,以血腥的方式祭奠了那个被高度抽象化的“道路”。  

  K的自杀像恐怖的黑光笼罩在身上,萦绕在先生的心头,伴其一身,改变了其性格和做派,最终在给我的信中做了深刻的忏悔,认为活下去会更孤独、更寂寞、更痛苦,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于是毅然自杀了。夏目批判利己主义,又主张以个人为中心,他提倡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的个人主义。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4.书籍品鉴

  主题

  小说一开始就把“我”和先生紧紧地拴在一起。“我”之所以在镰仓接近先生是因为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哪儿见到过似曾相识。为了进一步结交先生“我”回东京后便常常到先生家拜访。希冀他会给“我”些许启示。可先生的言谈举止总是像谜一般让人捉摸不透。这就是小说的伏线亦是夏目漱石匠心独运的小说创作手法。整部小说是通过“我”眼中先生的行为素描来设谜、解谜的。  

  首先先生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无论是起初应酬的时候还是有了深交以后都没有多大变化总是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十分冷淡的感觉?猜不透他为什么整日只在家里思考、学习而不到社会上工作?为什么独自去杂司谷墓地扫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和夫人十分恩爱却为什么反复流露出“爱情是罪恶的”?对“我”这样一个没有恋爱经验的人来说怎么理解其中的含义?当一个个谜面令人费解时作者又让先生表白:“我连自己本人都不相信也就不能相信别人除了诅咒自己之外别无他法。”“你不要太相信我。太相信了迟早要后悔的。对于欺骗自己的回报便是残酷的报复。我就是想为了不受将来的屈辱才要拒绝现在的尊敬。我宁愿忍受现在的孤寂而不愿忍受将来更大的孤苦。”“我们在充满自由、独立和自我的现代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品味这种孤苦吧。”先生对人对社会的这种感悟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就连夫人也在疑惑: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憎人厌世?当先生得知“我”的父亲身患顽疾为什么忠告“我”:“如果你家有财产我觉得现在就应该解决好趁你父亲健在时最好把应得的财产妥善处理好万一出了什么事最麻烦的就是财产问题。”“在关键的时候谁都会变成坏人尤其是在金钱面前。”这一连串的问题为引向小说的高潮做了重要的铺垫。  

  从先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感悟最深的人生经验就是:“爱情是罪恶的”“人是不可信的。”虽说自己当时对此还懵然无知但“我”觉得和先生谈话“比在学校听课受益。先生的思想比教授的见解要宝贵。总而言之保持自我不善于言谈的先生看上去要比站在讲坛上传授知识的名师了不起”;“在我眼里先生确实是一位思想家。但是在这位思想家所持的理念中像是隐含着一个强烈的事实。”这事实蕴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先生的伦理、思想和内发性的人生观使“我”和先生有了一种精神上的亲子关系。以至后来先生把遗书寄给“我”。从中“我”既了解了先生的过去又弄清了摆在“我”面前的所有疑团。  

  然而另一件事却再一次改变了先生的人生轨迹。那就是同乡好友K的自杀事件。当K为了心中的道义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而背叛养父的意愿遭到养父斥责、与家父决裂时先生为了使K尽快摆脱困境恢复、调理身心健康而说服夫人硬把他拉进自己的生活圈子。然而当先生发觉K倾心于小姐并抢先对自己表白内心时先生便立即抓住K的弱点出于强烈的嫉妒心和利己心抢先向夫人表达了自己要娶小姐为妻的意愿。K为此而自杀了。K的死使先生猛然醒悟。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竟和叔父是同一类的人。在爱情方面虽然自己靠欺骗获胜了但在人格上却失败了。一向厌恶别人的先生也终于厌恶自己他害怕走向社会中同人打交道、害怕再次受骗更害怕自己再次伤害别人因此他只好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令人窒息的空间中无所事事。  

  《心》中的“先生”殉死的明治精神就是民权论与出世论相结合的明治精神。这一点也许从夏目漱石生平的主张)个人主义上得到印证。夏目漱石在他的演讲中阐述了他的个人主义观点:“第一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的个性;第二权力必然伴随着义务;第三从社会得到必须要承担回报社会的责任。”这是他给个人主义提的三个条件。“发展个性使用权力使用财力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完善的人格。”“个人的自由建立在个性的发展之上个性的发展关乎幸福。”“尊重他人的同时尊重自己。.这是夏目漱石关于个性与人格的观点。在谈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他说道:“各个的自由与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国家危险时个人自由受限国家安泰时个人自由膨胀。”“国家虽重要但不能一天到晚挂在嘴上。买豆腐人是为了维持生计买豆腐不是为了国家。”“国家安泰时应当以德义之心高的个人主义为主。”同时他也说道:“没有党派之心的个人主义虽然不会造成权力与金钱的滥用但潜藏与内心的寂寞在所难免孤独如影随形。”《心》中的知识分子K!“先生”的自杀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不和时宜”的民权论的明治精神的终结。而《心》整篇小说要探究的就是这种“孤独”的必然性。  

  夏目漱石在《文艺与道德》的演讲中提到所谓“德育”:“全盘接受对于完整模型的标榜以及达到这个模型需要的努力修行和积累功绩就是古已有之所谓的德育。匆从这里不难看出K的原型正是传统道德伦理约束下的典范出于同情大于友情的成分“先生”把无处容身的K带到借住的房东太太家想着房东太太与“小姐”的温暖或许多少让K有点人情味。这种怜悯中带着“先生”不自觉的伪善而正是这种伪善使得“先生”没能对“小姐”和K坦白自己的感情而由于伪善导致的嫉妒将事情进一步恶化。“先生”嫉妒同样恋上“小姐”的K能坦白自己的感情从而陷人了苦闷与矛盾中。  

  另一方面恋上“小姐”的K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在向“先生”吐露心迹时被“先生”认为“不求上进的人是傻瓜”。这原本是K的话如今被先生抛给自己K觉得自己离开一贯坚持的“道路”陷人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是“先生”的策略毫无疑问他成功了。K的原则在此时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一边是坚持的道路一边是“小姐”而“先生”的话问是将K逼上绝路的要因之一。“我几次说过他这人虽然刚强倔强但同时又分外诚实耿直所以在这种矛盾受到谴责的情况下性格上他绝不会不以为然。目睹他的反应我终于放下心来。旋即他碎然问:决心?没等我回答又补充到:决心?决心到不是没有。语调很像自言自语又近乎梦呓。出于嫉妒与对他人的不信任“先生”将K的决心理解为对“小姐”之爱的决心并觉得K将会将他倔强的性格发挥在对“小姐”的爱慕上。这是这种嫉妒与伪善使得“先生”绕过K直接向夫人(房东太太)挑明想娶“小姐”为妻的愿望。  

   之后便是“先生”良心煎熬的开始。出于伪善“先生”无法向K坦白自己已经告诉房东太太将“小姐”许配给自己。当K从房东太太处得知这一消息时表面的平静酝酿着死亡的暗涌。没过几天K割断颈动脉自杀于房中,屏风上留下了鲜红的血迹。“先生”从学校回来看到的是友人用死表明的“决心”与被出卖的“申诉”。“我的眼睛往他房间一扫顿时如玻璃球做的假眼一样停止了转动。我木棍一般定在那里。这一感觉如疾风掠过我之后我又暗叫失策。一道不可逆转的黑色光柱贯通我的未来一瞬间把我的整个生涯可怖地展现在我眼前。尽管K的遗书只是将死因写为“懦弱无能前途无望”。可以说K是在自己价值观的矛盾纠葛!友人的背叛以及失恋中结束了生命。

  K死后巨大的良心谴责与进一步的自我厌恶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先生”。意识到原来自己与叔父本无二致对他人的不信扩大至自己变得厌世。惟有对“小姐”的爱成为他活下去的理由但是“小姐”恰是连着自己与K的纽带。不管多么想对她尽一点心但始终抵不过那巨大的黑影。“先生”从被害者变成加害者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利己的罪恶变得绝望。  

  夏目漱石个人主义的演讲中曾经说道他自己是在自我本位中找到了力量但同时他指出:“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得不瞪着眼睛四处张望时刻处在不安中有时变得恐惧。”孑然一身的“先生”正是处在这种恐惧之中夏目漱石笔下人际关系中的醒凝与暗影随着K的死暴露在我们面前。在自我与他我以及社会人际关系中有着不可能解决的阴暗面这种阴暗面如同对爱的渴求那样自然而强烈有时无法避免。这种阴影后来让“先生”与妻子的关系建立在幸福的假象上“先生”永远无法得到一丝安宁。  

  终于明治天皇去世乃木希典大将(甲午中日战争的攻占旅顺的主将,日俄战争的主将是当时军国主义的典型代表)与妻子在天皇大葬时殉死(日本武士有主人死后为表忠诚殉死的传统虽然被人讴歌但很少有人会去做)。“先生”选择在这种场合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先生”为自己冠以殉死于明治精神之名也是夏目漱石对明治天皇以及明治精神的缅怀“先生”终于在良心的谴责与厌世的孤独中死去。  

   在强烈的外来文化冲击下的自我定位现代化背后传统的丢失以及现代化社会不可避免的两面性随之而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心》正是暴露在时代的巨变下不可避免的人性的阴暗与孤独具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手法

  从整部小说创作风格来看首先作者实现了把社会学同心理学结合起来的创作意图。心理描写与社会、宗教、伦理和道德等问题的穿插、结合是他文艺思想的明显特色。  

   其次小说的意识流程是通过暗示法来支配的:K的死暗示了先生的未来;明治天皇的死暗示着明治社会的结束;乃木大将的死暗示着武士道军国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父亲的死暗示一部分国民崇尚天皇把自己与天皇政体一体化的愚忠;先生的死暗示着深受明治精神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悲哀。此外小说中还大量出现暗示性的描写。  

   第三运用现实主义和心理学分析方法严厉而忠实地揭示了明治社会现实的矛盾和丑恶深刻地探讨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利己主义问题和近代人存在的孤独的内心世界把知识分子的复杂、谨小慎微、敏感、多疑、猜忌妒嫉、矛盾、隐瞒、欺骗等内心活动真实艺术地再现给读者为大家了解和研究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特质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第四整部小说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简洁自然。伏笔纵横交错、悬念迭见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尽管作者对笔下的人物没有 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大量的人物心理刻画将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使人感到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作者为了使先生的自杀事件让读者自然接受便用心周到地在“父亲和我”中描写了父亲的病危。父亲本身就长期患有慢性肾病时好时坏但总体上还没有什么大碍。可是当明治天皇染病的消息传出以后他却十分关心天皇的病情“每天盼着报纸来了自己先看”当他得知天皇患的病与自己相似时便被一层暗淡的阴云笼罩着。当他从报纸上最先得到天皇驾崩的消息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唉呀唉呀”的悲叹声说:“唉呀唉呀天子终于驾崩了。我也”虽然父亲没有继续把话说完但可以看出他十分落魄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即将到来。天皇死后父亲的病急剧恶化。当他再次首先从报纸上浏览到乃木大将殉死的消息时突然惊叫道:“不好了!不好了!”旋即陷入病危状态开始说胡话:“我对不起乃木大将。我实在是没脸见人。不我也马上随您而去。”从父亲对明治天皇驾崩、乃木大将殉死表现的心情看他是代表了明治时代大部分国民所持有的国家民族主义精神。广大民众把自己的安危同象征国家的天皇一体化了。  

  被誉为“明治军神”的乃木大将在遗书中说:自从西南战争时期被敌人(指西乡隆盛)夺走军旗以来为了这一过失总是一心想着去死而一直活到今天。据史料记载乃木当时就想自杀后来得到明治天皇的恩准只有等天皇死后方可结束生命。西南战争始于明治10年其时已过去整整35年之久所以这期间他一直等待着死亡的机会。明治天皇死后他同夫人静子一同殉死实践了他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精神。明治天皇的死使先生感慨万分。他觉得“明治精神始于天皇终于天皇受明治精神影响最深的人们以后活下去也毕竟是不合时宜的。” 

  这种感觉强烈地冲撞着他的心。他说:“如果自己能殉葬的话就准备为明治精神殉葬。”当获知乃木大将偕夫人在天皇大葬之夜双双自杀后他终于下了自杀的决心。乃木大将的殉死是先生苦苦等待摆脱一切羁绊的契机它直接刺激了先生使他毅然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如果不发生明治天皇的驾崩、乃木大将的殉死事件也许先生不会下决心自杀的。尽管他一直有结束生命的心结但在此之前始终是为了妻子而苟活着。作者将先生的死置于天皇驾崩、乃木殉葬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对“充满自由、独立和自我的现代”社会的嘲讽和批判。


5.书籍评价

  作者通过“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三部分内容的描写把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集中体现了夏目漱石对“个人主义”思想的认识,以及“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关系。虽然小说中人物思想意识所赖以形成的社会语境距今已有百年之遥,然而夏目漱石对于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仍然会给人以很多启迪。

  夏目漱石的代表小说《心》自发表以来,一直是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文学作品之一,自1914年4月20日发表以来由日本朝日新闻分110次再版,在100年后,同样选择4月20日重新开始再版该小说。


推荐好书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资源,下载链接均指向官网或第三方平台,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仅为方便书友分享!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或建议,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支持!

我的妹妹是连环杀手 人间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