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的故事介绍
1.推荐理由
《新名字的故事》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2012年首次出版。
《新名字的故事》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表现了女性尽管生活在暴力的漩涡之中,却敢于反抗社会的不公,追逐自己的信念,为当时的女性运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书籍介绍
《新名字的故事》开头是16岁的莉拉和堂·阿奇勒的儿子斯特凡诺·卡拉奇的婚礼。随着婚礼的进行,莉拉意识到她不爱斯特凡诺,永远也不会,她突然明白,他并非完全自由的,他和这个街区的所有人一样受制于索拉拉一家,在婚礼上那家人不请自来,在表面上看似优雅的礼节后面,是暴力的恐吓。
作为一个笨拙的少女,埃莱娜非常嫉妒自己的好朋友即将进入性爱世界。在婚礼的那天早晨,有一场类似于部落仪式的瞬间,埃莱娜为莉拉洗澡。
埃莱娜帮助莉拉步入成人世界,但却是莉拉刺激埃莱娜产生了一种竞争意识,无论是性爱,还是文学。这种竞争意识驱使她渴望在婚前失掉自己的处子之身,这在1950年代的那不勒斯不啻于一种挑衅和叛逆;这也激励了她的自我反思,并在后来让她成为了一名小说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两个好朋友的生活会是彼此的一面黑色的镜子。在她父亲不允许她参加升中学的考试后,莉拉辍学,抛弃了自己在学业上的野心。她成了一个修鞋匠,后来成了一个耀眼的、迷人的新娘。再后来,她干过一系列卑微的工作,包括在一个肉食厂打工,那里糟糕的环境让她的身体备受折磨。
埃莱娜从文科中学顺利毕业,这是她通向上层中产阶级的第一步。莉拉尽管辍学了,但她还是学习更好的那个,她还帮助埃莱娜补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埃莱娜成功考进了很有威望的比萨高等师范学院,嫁给了一个古典学者,开始写一些文章,也令她自己惊讶的是,她最后写出了一部受欢迎的小说。
莉拉一直在秘密地记笔记,她将这些笔记本托付给埃莱娜保管。后来,埃莱娜意识到使自己成名的小说,其实是从莉拉交托给自己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埃莱娜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自己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3.主要人物
拉法埃拉·赛鲁罗
所有人都叫她莉娜,只有埃莱娜叫她莉拉。她出生于1944年8月,小学时,她就是个非常聪明、有天分的女生,十岁时写了一篇名为《蓝色仙女》的故事。小学毕业后,她开始学做鞋子。六十六岁时,她从那不勒斯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里诺·赛鲁罗
莉拉的大哥,也是鞋匠。因为莉拉设计的鞋子,也因为斯特凡诺·卡拉奇的投资,他和父亲费尔南多创办了“赛鲁罗”皮鞋品牌,他和斯特凡诺的妹妹皮诺奇娅·卡拉奇订婚。莉拉的第一个孩子名字和他一样,也叫里诺。
埃莱娜·格雷科
也叫莱农奇娅,或者莱农。她出生于1944年8月,是人们正在阅读的这本小说的作者。当埃莱娜得知她小时候的朋友,被她称为“莉拉”的莉娜·赛鲁罗消失之后,她开始写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在小学毕业之后,埃莱娜继续学习,学业一帆风顺。她从小就爱着尼诺·萨拉托雷,但一直没有表白。
埃莱娜的母亲
家庭主妇,她走路一瘸一拐的,这让埃莱娜无法忍受。
斯特凡诺·卡拉奇
已故的堂·阿奇勒的儿子,莉拉的丈夫,管理着他父亲积累的财产。和他的妹妹皮诺奇娅、弟弟阿方索、母亲玛丽亚一起经营一家生意兴隆的肉食店。
帕斯卡莱·佩卢索
阿尔佛雷多和朱塞平娜的长子,泥瓦匠,共产党积极分子。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莉拉的美貌,并且向她示爱。他痛恨索拉拉兄弟,后来和艾达·卡普乔订婚。
安东尼奥·卡普乔
艾达的哥哥,技工,是埃莱娜的男朋友,他非常嫉妒尼诺·萨拉托雷。
尼诺·萨拉托雷
多纳托和莉迪亚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他非常痛恨自己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
思佐·斯坎诺
尼科拉和阿孙塔的儿子,也是实水果的,莉拉从小就对他有好感。他们的缘分开始于小学时的一次竞赛,恩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分。他后来成为卡门·佩卢索的男朋友。
马尔切洛和
西尔维奥和曼努埃拉的儿子,非常嚣张霸道,但是城区里的姑娘都很喜欢他,当然,除了莉拉。马尔切洛爱上了莉拉,遭到拒绝。
米凯莱
西尔维奥和曼努埃拉的儿子,马尔切洛的弟弟,也被城区里的姑娘喜欢。和马尔切洛年龄相差不大,但更加冷酷、聪明和暴力,他和点心师傅的女儿吉耀拉订婚了。
马丽娅罗莎·艾罗塔
艾罗塔教授的大女儿,在米兰的大学教艺术史。
彼得罗·艾罗塔
大学生。后来成为埃莱娜的男朋友,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并与埃莱娜结婚了。
奥利维耶罗
小学女老师,她是第一个发现莉拉和埃莱娜潜力的人。莉拉十岁时,写了一篇名为《蓝色仙女》的故事。埃莱娜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把它拿给奥利维耶罗老师看,但是老师当时很生气,因为莉拉的父母决定不供她上中学,所以老师对这个故事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不仅如此,她还不再关心莉拉,只侧重于支持埃莱娜的学业。
加利亚尼
中学老师。一个文化素养非常高的老师,共产党员,她很快被埃莱娜的聪明所打动,她借书给埃莱娜,在学校里保护施,使她免受宗教老师的批评。
4.书籍鉴赏
作品主题
女性友谊
相较大多数文学作品,女性友谊似乎很少登上台面。五十多年的友谊中,莉拉和莱农始终是彼此的精神支柱,却又是互为攀比的对象,她们时常会因为嫉妒而在自己生命中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最终又总是相互扶持,从彼此的一生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透过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即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来看待莱农和莉拉的友谊:我在镜中看到另一个我,一个更好版本的我,也只有当我像镜中象一样我才会安全,但我却永远也无法企及。每个人都看着对方,看到了她永远无法成为的样子。如果生命中从来没有出现莉拉,莱农担心自己只会是个普通人。在两人漫长而又坎坷的生命历程中,唯有通过彼此才能现实一方的自我认同,从各自眼中的天才女友的镜像中看到“理想的我”的主体形象。正如书中莱农所说:“我们的友谊是多么的辉煌与黑暗。”尽管时常受到彼此的牵绊而导致生活的崩溃,生命中的任何阶段她们都难以从自己生命中剔除另一方而让自己的精神独立存在。她们通过“镜像”融合为了一个人,一切对对方的感情都是对自己的投射,一切对自己的心理也是对方的投射。爱恨交织,依赖与崩溃交织,这是只有女性才能敏锐观察到的精巧的女性心理及女性友谊。
典型的女性间友谊可能更像是在对方身上的投资:只有你和我很相似的时候我才会喜欢你。书中两人之间默契地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来继续稳定这一场投资:“我的天才女友”的莉拉将自己的一部分光辉赋予了莱农,两人从小就计划一起写作成名,莱农成年之后成为了小说家,但莱农永远无法确定她的作品代表谁的成就:自己还是莉拉的潜意识转移?
女性成长
《新名字的故事》承接上一部,是两个女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将男权社会里,男性狰狞的面容逐渐展现出来。莉拉开始对婚姻失望至极,也渐渐意识到,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顺从只会一味被打压,只有抗争才能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而埃莱娜早在莉拉的婚礼上,便看清了她今后的道路:通过学业,来反抗现实的不公,争取到自己的话语权。
生活处境的渐行渐远,并没有使两个女人分道扬镳,两人反而因共同的目标紧贴一起,但巨大的个性差异,又使她们反抗的方式不尽相同。如同,孩提时代,面对男孩的欺辱时,莉拉毅然决然地拾起石子扔向他们,而埃莱娜却凭借在学校的优异表现来“羞辱”那些颐指气使的男孩子,因此故事里,莉拉的反抗势如炮竹,惊天动地;埃莱娜的反抗则平静如水,不疾不徐。如果说莉拉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埃莱娜则有锲而不舍的坚持。
埃莱娜和莉拉,两个女孩动静结合,生活处境看似迥然相异,却同样遭受压迫,同样有着对话语权的诉求。她们不仅仅是朋友,更像战友,用不同的方式对当时的男权社会发起挑战。透过费兰特的《新名字的故事》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南方社会和身处其中的妇女,她们尽管生活在暴力的漩涡之中,却敢于反抗社会的不公,追逐自己的信念,为当时的女性运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术特色
《新名字的故事》沿袭了意大利现实主义的写作传统,但它获得的成功并非依赖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相反,后现代派小说的叙事偏好为之添砖加瓦。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叙述干预,刻意地拉开读者与叙述本文的距离,故意揭露叙述痕迹,暴露叙述者的身份,从而显示叙述方式的特征。“我已经写了好几个星期了,我没浪费时间去重读自己写的东西,我状态很好。……喝完咖啡,我洗了杯子,回到了写字台前,重新开始写作,我从米兰那个寒冷的春天接着写。”在这里,叙述者设定自我角色,第一人称的“我”不再单单以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出现,更是叙述者对自我功能的衍生,叙述干预是叙述者凸显自己的最主要途径。
“反讽”艺术也是后现代派小说常用的技巧,传达来自背后的声音,让真正操纵叙述本文的主体“隐含的作者”发言,不过这一传达是需要讲究技术性的。越差劲的小说,作家越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原封不动地分享给读者,祈求通过读者的顺从和跟随,加强叙述者和作家的权威。莉拉这一人物角色的设定与魔鬼如出一辙,本身就意在消解权威。“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的第一页,就引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话语:“讽刺——是我最不讨厌的行为”“因此我很乐意给他们找个伴,充当魔鬼的角色,刺激他们”,可见,作者提醒读者叙述本文中故意使用的讽刺话语。一面指向莉拉打破性别界限,不愿承认和被限定于自己固有的身份,一面作为莱农的对立面,对莱农光鲜亮丽的外表不屑一顾。很显然,前者是主题意义上的讽刺和反驳,后者则运用后现代派小说的反讽技巧,解构传统话语的统治。莱农的每一部作品都迫切想得到莉拉的欣赏和认同,然而莉拉对莱农的文学写作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态度,“你在那些书本上投入一生,但罪恶会顶破地板,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这似乎是作者费兰特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拆台,以戏谑和嘲讽的姿态对叙述权威进行质疑和反驳,合理引导读者进行创造性阅读。
5.书籍评价
《大西洋月刊》:“关于女性友谊和命运的意大利史诗……在荷马和奥维德之后,我们第一次有了一个女性史诗作者。”
《经济学人》:“费兰特的行文如此清澈,她的叙述如此率真,摄人心魂,引人入胜。”
推荐好书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资源,下载链接均指向官网或第三方平台,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仅为方便书友分享!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或建议,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