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介绍
1.推荐理由
1997年,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在美国出版,不久后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随后还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影响遍及全球。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该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2.内容介绍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3.书籍目录
XI 中文版序
XVII 序言
001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通往南京之路
第二章 六周暴行
第三章 南京沦陷
第四章 恐怖的六星期
第五章 南京安全区
第二部分
第六章 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
第七章 日本占领下的南京
第八章 审判日
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运
第十章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结 语
尾 声
致 谢
参考文献
4.出版背景
1997年,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在北美地区出版,这是第一本以美国大众为读者的有关日军二战中暴行的英文书籍,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2004年11月9日,她被路人发现用手枪在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享年36岁。
2014年12月13日,他们再次来到纪念馆,这次则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也正是女儿逝世第十年。辞世时仅36岁的女儿张纯如,是他们的痛,也是一生的骄傲。“她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人权斗士。纯如从来没有为写了《南京大屠杀》后悔过,她也不后悔向全世界揭露历史上这悲惨的一章。我们也绝不后悔纯如这样。纯如这一生,唤醒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关注,她没有虚度。”
张盈盈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晚年在走女儿未走完的路,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在西方的传播奔走。“目前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南京大屠杀历史已经被写进中小学教材。但在美国,这一步还未成现实。我们2009年开始资助美国的高中教师暑假来中国了解真相。”张盈盈说,“也有西方人不理解,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了,还要翻旧账?其实不是翻旧账,是正视和铭记真实的历史。因为,目前日本右翼分子还妄图抹杀这段历史,这是对死难者的二度伤害。”
冬日的暖阳,在下午的南京依然那么明亮。张纯如父母执意要“在女儿曾多次留影的地方合影”,又在侵华日军南京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馆馆长朱成山的引导下,蹲下身子,仔细阅读刻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写得真好!”纯如父母连声赞道。“今天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了很多海外华人,也来了很多国外维护史实民间组织的爱好和平人士,我们的心声就是:这个日子的设立,也顺应了众多海外华人的心愿!向全世界昭告:中国人绝对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也坚决为捍卫和平作出努力。”纯如的母亲张纯如说,“纯如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也特别安慰。她做的一切没有白费。她是相信一个人力量的人,她拥有一个信念——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你坚定,就可以改变世界!”
推荐好书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资源,下载链接均指向官网或第三方平台,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仅为方便书友分享!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或建议,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