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社科人文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分享
手机扫码下载

带一本书去巴黎介绍

1.推荐理由

《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是林达。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2.书籍介绍

  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神秘的作者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看世界》的那个林达。如今,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事实上,这本书也可以起到为旅游者充当指南的作用,比如我们知道了塞纳河上有西岱岛,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戴安娜喜欢的“里兹饭店”,那个“像里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的“里兹饭店”只容许住店客人进去,旁的人不能进去逛逛。遗憾的是,从我的阅读体验上来说,作者对历史故事的叙述远不如她讲美国的那两本流畅,并且现实的游历和历史的遐想这两者互相成为叙述的障碍。

  书的“目录”也被一个记录主题、人物、地点和事件的“导引”所代替,作者没讲大铁塔,没讲卢浮宫,他讲的是午夜出版社、新小说家、《新桥恋人》和《我走了》,还讲了巴黎的书店、在法国看电影和一帮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作者在序言里说――写这本书的人喜欢用“我”,这表明他是相当主观的。一本旅游读物不能这样写,不能用“我”,而应当用“我们”,只有“我们”才能带出那些人人感兴趣的事情。

  其实作者知道,谁也没把他这书当旅游读物来看,一个艺术家的装腔作势就体现于他在“我”和“我们”的较劲上了。在观看巴黎一广场上的杂耍之后,作者还算诚恳地说:“我码砌字句的方式有点像那个杂耍的家伙,我也没有带给人们真正的东西,而是东敲敲、西打打,似乎为了等待某种感觉的到来故意拖延时间。是什么感觉呢。我问自己。”


3.书籍目录

  带一本书去巴黎

  奥斯曼和老巴黎

  塞纳河上西岱岛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安布瓦斯的古堡

  卢瓦河的地牢和诗人维永

  在凡尔赛宫回看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里的国会大厅

  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底狱还在吗。

  加纳瓦雷历史博物馆

  寻找雅各宾俱乐部

  消失了的雅各宾

  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

  杜勒里宫和圣·谢荷曼教堂

  断头台的兴衰

  先贤祠走访伏尔泰

  卢梭手上的火把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推荐好书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资源,下载链接均指向官网或第三方平台,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仅为方便书友分享!如对以上内容有异议或建议,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支持!

世界的凛冬 陆小凤传奇